文章
  • 文章
搜索

手机
通讯

厨卫
大电

个护
健康

视听
影音



手机
通讯

厨卫
大电

生活
电器

个护
健康

视听
影音



开阔视野 聚焦前沿

首页 >> 新闻资讯 >>学会动态 >> 【学会资讯】《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企业责任和担当》——邓文奎在2021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济南)峰会上的主题报告全文
热门推荐
更多
详细内容

【学会资讯】《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企业责任和担当》——邓文奎在2021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济南)峰会上的主题报告全文

时间:2022-01-14     

image.png

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企业责任和担当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执行局常务副主席、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邓文奎

 

大家好!感谢张述存会长和组委会的邀请,十分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交流。组委会安排我讲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企业责任和担当,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但是我没有很深入的研究,只是谈谈浅显的看法。

本届峰会的主题是“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2021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新征程中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怎么实现共同富裕?归根到底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两个方面,企业都承担着重大责任,实际上也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每一步都是从两方面说的。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另一方面是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水平。 现在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人均GDP看,2020年我国约为1万美元多一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4.6万美元多一点,美国是6.3万美元,德国和加拿大都是4.6万美元。英国和日本4万美元多一点,法国不足4万美元,韩国和意大利3万美元多一点,西班牙不到3万美元,这是世界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情况。在未来30年,我国人均GDP要达到发达国家现在的水平,在我国人口不增长的情况下也要翻两番,达到韩国、意大利、西班牙现在的水平也要增长两倍,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对我们国家来说,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发展经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必须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条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曾说,“100年不动摇”,这一点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经济上不去,共同富裕就没有基础。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就企业而言,对共同富裕要承担什么责任?我认为:第一是把企业发展好,创造更多的价值,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第二是创造就业机会,为就业稳定作出贡献。第三是初次分配也要讲公平。第四是依法纳税,为社会二次分配做出贡献。国家的政策、党和政府的工作,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企业经营和发展,为企业家的涌现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开放、宽松、包容性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激发全体人民创造的潜能。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创造者、企业家涌现出来,成长起来,就会有更多的企业涌现出来,发展起来。我们的经济才能繁荣,国家才能富强,共同富裕才有基础。

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12月,邓小平就提出,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了,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民,进而带动全国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邓小平认为,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功,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改善,就是因为我们实施了这个样的政策。这个政策首先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广大农民。随后在城市搞企业改革,下放权力,搞承包制、包干制等,同时允许个体私营经济、民营经济发展。这个政策的核心是把个人的努力、付出和奉献与个人利益与收入直接挂钩,这就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一大批优秀的、卓越的企业家和企业涌现、成长起来,为我国40年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民营经济有一个56789的说法,是指既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就业,企业数量占90%以上。没有这样的政策,就不会有这样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背景下,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是撬动中国持续高速发展的杠杆。我们的优秀企业家,不管是国企的还是民企的,都是时代先锋,都是时代英雄。

经过长期快速地发展,我国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包括分配领域的矛盾。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并提出公平分配、共同致富将会成为我国将来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要实现现代化,我国GDP总量仍然需要有较快的增长,但又不能光看GDP总量,还要看社会分配的公平性,要继续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体现社会公平。中国是一个大的经济体,到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就要把发展模式转到以扩大消费需求为主上来。通俗的讲,就是光有少数人有钱不行,要大多数人有钱才行。大多数人有钱的标准是什么?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有稳定的收入,二是收入能够维持他本人和他赡养的人口过上体面的生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中等收入群体。在发达国家,中等收入群体主要是指有固定收入的工薪阶层,期中欧美国家的这个群体占全部劳动力总量的80%左右。而我国是什么情况?在2010年前后我做过一次研究,当时是百分之三十多,可能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增长。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是国家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国内消费不足以支撑经济增长,消费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停滞,又进一步导致消费需求萎靡或者是下降。而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可以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固定的工资收入能不能维持劳动者本人和他赡养的人口过上稳定的、比较体面的生活,就涉及到初次分配的公平性问题,也涉及到企业的责任和担当问题。应当有这么一套测度的方法和标准,还应当有一套管理制度。比如最低工资制度和标准,我们国家有制度,但没有明确的标准。联合国提出要达到社会工资中位数的40%,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基本都做到了。

家庭人均收入如果低于社会工资中位数70%,就算低收入群体,如果高于中位数的50%,就算高收入阶层,都应当有相应的辅助和调节政策以及可比性工资制度,其中重要的几项内容包括,职工工资要与上年度国民经济增长水平比较和关联;要与上年度通货膨胀指数比较和关联;职工收入要与国民收入同步增长,要保持职工工资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不下降;还有消除歧视,同工同酬。所谓同工同酬就是按劳分配,这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在同一个单位做相同的工作,必须同工同酬。而有一些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和公共管理部门,存在体制内、体制外、在编、不在编的区别,同一单位做相同的工作,收入差别也比较大,还有同一地区做相同工种的人收入差别也比较大。当然这些问题主要应当依靠市场来调节,但是由于我国就业市场化不充分,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民企在同一地区、同等年资、同一工种的人收入差别也是比较大,甚至还有加班、过度工作等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初次分配的公平性,其中也有国家管理和法制问题。但是,我认为,企业对共同赋予的责任和担当也应当从这些方面体现出来。

(文章内容根据录音整理  未经本人审阅)



电话:0531- 58889899  58786882    

传真:0531-87981162

邮箱:sdsqywhxh@163.com          

邮编:250011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路24478号东楼五楼


订阅号

视频号

服务号

网站手机版

技术支持: 酷站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