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手机
通讯

厨卫
大电

个护
健康

视听
影音



手机
通讯

厨卫
大电

生活
电器

个护
健康

视听
影音



文化引领 特色标杆

首页 >> 会员中心 >>会员动态 >> 威海市商业银行简介、企业文化建设成果
详细内容

威海市商业银行简介、企业文化建设成果

浏览次数:0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08-19 09:19:13

威海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7年8月1日。按照国际先进银行标准,根据建设流程银行要求,建立了前、中、后台相互分离与有效制衡的组织架构。实行“总-分-支”三级管理模式,总行设有19个职能管理部室,辖济南、天津、青岛、烟台、德州、临沂、济宁等60多家分支机构。

自成立以来,威海市商业银行在各级党委政府、各级监管部门、山东高速集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行牢牢把握管理与发展两大主题,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在突破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2000年12月9日,我行荣成、文登和乳山三家支行同时开业,成为全国第一家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2002年1月16日,我行在济南设立支行,成为全国第一家在异地设立支行的城市商业银行。2007年12月12日,我行在济南设立分行,在管理模式、空间拓展、品牌塑造等方面,实现了质的跨越。2009年3月23日,天津分行开业,这是我行第一家跨省分行,标志着“立足山东,环绕渤海,面向全国”的跨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了重大突破。2010年9月17日,青岛分行开业,跨区域发展战略稳步纵深推进。

总股本41.71亿股,其中山东省政府以山东高速集团名义持有16.50亿股,占比39.56%;威海市政府以威海市财政局名义持有7.37亿股,占比17.67%;中国重汽集团持有6.79亿股,占比16.28%;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持有3.17亿股,占比7.59%;其他企业法人持有7.10亿股,占比17.01%;个人股东持有0.78亿股,占比1.89%。

按照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要求,威海市商业银行建立健全了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独立运作、相互制衡的“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由15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5名,下设发展战略研究、风险管理、关联交易控制、提名与薪酬、审计五个专门委员会。监事会由9名监事组成,其中外部监事2名,下设监督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按照国际先进银行标准,根据建设流程银行要求,建立了前、中、后台相互分离与有效制衡的组织架构。实行“总-分-支”三级管理模式,总行设有19个职能管理部室。

多年以来,威海市商业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始终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各项业务保持了持续稳健快速增长,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显著提升。截至2014年7月末,全行资产总额达到1046.64亿元,同比增加250.11亿元,增长31.4%;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70.43亿元,同比增加145.15亿元,增长23.21%;各项贷款余额达到431.83亿元,同比增加39.29亿元,增长10%;2014年1至7月份实现经营利润10.79亿元,同比增加3.30亿元,增长44.09%;资产利润率(ROA)持续提高,达到1.02%,较年初提升0.01个百分点;资本利润率(ROE)持续提高,达到16.77%,较年初提升1.64个百分点。

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经营业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精品市民银行”的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威海市商业银行先后荣获“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金龙奖”“中国金融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山东省质量奖”“威海市市长质量奖”“五星级纳税明星企业”等奖项,“智领通”被评为“全国小微企业特色产品”。

 
着力三个三部曲
全面打造银行企业文化
 

十几年来,威海市商业银行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在突破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连续多年,保持着30%以上的快速增长,总资产、存款和贷款主要经营指标,连续六年在威海银行业中位居第一,连续七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年度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获得了“省级文明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目前,全行拥有员工2627名,辖济南、天津、青岛、烟台、德州、临沂、济宁7个分行,威海地区38个支行、营业部。银行始终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员工队伍始终保持着“凝心聚力,乘势而上”的良好的精神风貌,与银行全面打造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多年以来,我行始终坚持文化铸就灵魂,文化描绘蓝图,文化指引方向,文化凝聚力量,坚持文化第一支撑,全面打造威海市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诊断、提炼与发布“三部曲”

为了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内涵,细化企业文化内容,建立起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层次丰富、内容完整的先进文化体系,我行于2008年下半年启动了“企业文化咨询项目”。按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金融发展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建设我行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构建以科学发展为宗旨、合规经营为基石、人本管理为核心、学习创新为动力的快乐和谐的文化环境,为促进我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的指导思想,开始了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诊断、提炼、发布“三部曲”。

(一)对企业文化现状进行诊断。企业文化诊断是企业文化建设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企业文化诊断工作是否深入细致、是否准确,直接关系着后续企业文化建设的质量。据此,我行成立了自己的工作班子,借用“外脑”,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文化诊断报告》,为进行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打下了基础。

(二)对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进行提炼。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聚人心,形成动力,我们选择了“精神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物质层”的企业文化结构模式,按照“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理念群(人才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和职业意识”五大理念体系模块,重点对五大理念体系进行了梳理和提炼。

(三)对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成果进行了发布。2009年6月17日,邀请有关专家对企业文化建设项目成果进行了评审。在评审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认真的修订,最终形成了《企业文化蓝皮书》。2009年7月26日,召开全行中层以上干部大会,对企业文化建设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发布,并举行了隆重的企业文化授书仪式和首次的落地宣讲,这标志着我行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和文化落地的开启。

二、企业文化落地的“知、信、行合一”“三部曲”

为使企业文化真正转化为更深层次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文化成果发布、授书之后,我行高管层清醒的认识到,“知、信、行合一”是企业文化落地的重点,必须要实现思想与行为的一致、认知与认同的统一,达到思想与行动的转化、文化与价值的转化。因此开启了扎实有效的企业文化落地的“知、信、行合一”的“三部曲”。

(一)通过企业文化的宣贯导入,达到知,传播-认知一是分支机构举行授书仪式在总行授书仪式后,各分支行行长,按照总行模式,分别对员工进行了授书,总行领导分别深入分支机构进行督导二是深入基层宣讲。企业文化宣导组,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到分支机构,进行了一轮的文化落地宣讲;三是会前宣读文化理念。总行行长在每月召开的,全行支行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月度行务会上,带领与会人员集体宣读文化理念,持续了一年;四是各网点统一悬挂理念看板在各个营业网点,统一更新了企业文化理念五是宣传报道。在《文化视野》、《文明威海》和报纸、电台、广播电台进行宣传;六是纳入学习考试。增加了网上企业文化模块,纳入了学习考试的内容。一系列的宣导措施的实施,较好的营造了企业文化的氛围,较好的达到了“知,传播—认知”的效果。

(二)通过企业文化的故事培育,达到信,培育-认同一是收集编写文化故事。多年来,伴随着银行各项业务的发展,全行干部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演绎出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故事。经过层层推荐,集中筛选和修改点评,收录了37个故事,最终结集成《企业文化故事》,干部员工人手一册;二是组织故事员深入基层讲故事。讲故事是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它在银行内部成员中传播,并且在银行的发展历程中得以流传。三是注重文化与制度的衔接。在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及导入实施过程中,特别关注企业文化与制度衔接的问题,一方面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制度中去,调整不符合企业文化的制度,补充增加与企业倡导的理念相一致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建立企业行为准则,弥补制度的局限性。

(三)对文化节的设立,达到行,执行-融入在企业文化体系建成之后,需要加强企业文化活动的载体建设。我行根据《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的总体规划,按照“学习型快乐银行”的文化愿景,设立“学习节”、“感恩节”和“责任节”三个企业文化固定节日,作为推动企业文化的活动载体,以传递文化内涵,彰显快乐精神。

一是设立“学习节”。将每年7月定为“学习节”,活动时间为一个周。2010年7月17日—24日成功的举办了威海市商业银行首届“学习节”,通过启动仪式、十大最具影响力学习理念的揭晓、23个学习兴趣小组的成立、学会分享携手超越图书互赠、十大优秀看板的评选、读书演讲比赛等“八个活动”的有效开展,进一步唱响了“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工作中快乐成长”的学习理念,彰显了学习内涵,传递了快乐文化。最后形成了《首届学习节成果集》和《首届学习节活动集锦》的书和光碟;二是设立“感恩节”。将每年10月8日的行庆日,定为“感恩节”,活动时间为一个周。感恩节主题:感恩的心,快乐的人。计划明年启动;三是设立“责任节”。2014年7月20日我行首届“责任节”启动,这是我行企业文化的又一项重要节日,通过启动仪式、签订“责任承诺书”、员工赠书、“勇于担当、实现梦想”责任演讲比赛、责任感想征集等系列活动,在全行掀起责任意识正能量,从而推动和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配合三个节日,我行编写三首企业文化歌曲“学习快乐歌”“感恩之歌”“责任快乐歌”,在节日期间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三、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与启示

(一)企业文化建设经验

1、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以人为本。企业全体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十一年来,我行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化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的认识和实践。依靠员工办银行,努力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不断激发员工积极性,积极培养人才,鼓励学习实践,努力营造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培养人的文化环境。

2、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以先进文化为指导。我行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时代精神引领思想,力求兼收并蓄,既注重自身特色文化的建设,更注重遵循金融行业改革发展的共性要求,不断探索,在人本文化、风险文化、合规文化、执行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3、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我行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成立之初,我行完成了由多个法人向一级法人的转变。这一时期是我行企业文化的初创阶段,统一形象,统一标识,多元企业文化逐渐融合,我行的企业文化开始萌芽;第二阶段,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行标志着我行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生存、规范化管理的现代商业银行之路,全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这一时期是我行企业文化全面发展阶段,合规文化、执行文化、人本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理念不断引入、日趋成熟;第三阶段,济南分行、天津分行和青岛分行的成立,标志着我行跨区域经营战略实现了新的突破,我行进入了加快发展、管理提升的新时期,跨地域文化整合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我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应之而变,进入了整合提升的新阶段,开启了新的篇章。

4、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融为一体。企业文化源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十多年来,我行坚持不懈加快发展、推进改革、提升管理、建设文化,在经营中积极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坚持“立足中小,服务市民;产融结合,服务交通”的定位,力求形成经营特色,打造银行品牌;在管理上我们提倡“文化引领行为,严格内控优先;行为依从制度,严格制度约束;制度覆盖过程,严格全程合规”的理念,积极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内控文化和风险管理等文化,在工作推进中努力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了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5、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尊重传统,有效传承;面向未来,持续创新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行有效锻造了“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团队精神;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在突破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赢的过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是我行企业文化进一步成长的肥沃土壤,也是我们要继承和弘扬的优秀传统。在金融变革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必须面向未来,把握时代前进的脚步,按照银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经营,创新发展,创新文化。

(二)企业文化建设启示

1、要明确银行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以先进的文化思想引领,是加强银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银行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保障。能否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的,把培育和发展央行精神贯穿于履行银行职能的全过程,是银行文化建设的关键。因此,我们确定的银行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于履行银行的职能为中心,以培育银行行业精神、树立银行形象为重点,以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为突破口,以切实规范行业行为和内部管理为保证,努力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银行文化,为银行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为推进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2、要提炼和培育具有鲜明个性的银行文化精神。银行精神是银行文化理念的集中体现,是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以共同目标、共同价值取得为基础形成的银行职工的群体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并使之凝聚成内在的工作动力,是激励职工做好各项工作,实现总体目标,树立良好形象的保证。

我们所倡导的银行行业精神,应体现以人为本,以社会责任为重的核心价值观,反映银行科学决策、诚信服务、和谐发展、稳定大局的职责要求。能够起到铸魂、塑形、凝心、聚力的作用,使银行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浩然的正气,能够使银行始终以依法行政、诚信公道、勤政廉洁、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为社会所认可。概括起来就是十六个字:依法履职、敬业爱岗、求实创优、奉献社会,其精神内涵集中体现在“五个四”之中。除此之外,我们的文化理念还应主要包括:科学、民主、有序、高效的管理理论;人才是第一资源,量才用人,人尽其才的人才理念;职务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领导理念以及有关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等。最终要达到:履行职责取得成效,工作绩效提高;银行形象良好,社会地位提升;内部环境和谐,凝聚力增强;队伍素质提高,职工活力迸发的目标要求。

3、要营造浓厚的银行文化氛围。银行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在潜移默化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产生合力,使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自觉服从、服务与管理要求和管理目标。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银行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要重视环境对员工心理的影响作用,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员工活动,大力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创造人人都能成才的学习环境;建立与工作业绩密切联系的激励约束机制,在调动和保护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上创新,创造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增强亲情感和归属感,创造和谐友爱的人际环境;改善职工福利,创建安居业的生活环境。

4、要继承优秀文化精髓,丰富银行文化内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银行文化建设中我们要不断学习古今中外一切先进的文化理念,通过甄别和筛选,做到“古为今用,他为我用”。一方面,要继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秉承优良文化传统。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包含着非常宝贵的财富。另一方面,正确看待和科学移植国外的企业文化。2006年,我国银行业将面临着全面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国外先进金融文化理念,对我们银行文化理念的构建和完善,具有积极的作用。西方文化中的科学理性精神、现代人文精神和近代民主政治与法制思想,以及在市场经济中,所提倡的尊重、协调、公平、守信、合作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们要敢于敞开胸怀,大胆接纳,在激荡中学习借鉴,在交融中丰富发展。



电话:0531- 58889899  58786882    

传真:0531-87981162

邮箱:sdsqywhxh@163.com          

邮编:250011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路24478号东楼五楼


订阅号

视频号

服务号

网站手机版

技术支持: 酷站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