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手机
通讯

厨卫
大电

个护
健康

视听
影音



手机
通讯

厨卫
大电

生活
电器

个护
健康

视听
影音



忠诚奉献 履职担当

首页 >> 党建专栏 >>党建专栏 >> 【东北抗联精神】 王安喜:从红色精神谱系中立心铸魂——《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
详细内容

【东北抗联精神】 王安喜:从红色精神谱系中立心铸魂——《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

时间:2022-03-21     【转载】

image.png




东北抗联精神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020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东北抗联精神的形成

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部壮丽史诗中最惨烈、最令人动容的篇章之一。在白山黑水之间,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希望和历史责任,推动和领导东北人民走上抗日最前线。在长达14年的艰难岁月中,东北抗日联军与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直至抗战最后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队伍中不仅有工农群众、青年学生,还有放弃劫掠生涯的绿林草莽、原东北军爱国官兵、一些毁家纾难的有产者和弃官不做的上层社会人士。虽然他们政治立场不同、经济地位迥异,但在国家危亡之际都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如同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在日本关东军残酷的“讨伐”和“肃正”下,游击根据地几乎全部丧失,抗联斗争进入异常艰难的苦斗时期。广大抗联将士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在政治上,加强党的领导和思想教育,纯洁内部,以提高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斗争的能力;在经济上,采取在深山密林中建立后方基地以及开办兵工厂、被服厂等措施;在战术上,讲求“快”和“奇”,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艰难处境中仍取得了重大战果。

为了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抗联将士以超越人类极限的忍耐力克服了举世罕见的困难。部队因冻、饿、病而死的人数不亚于战斗减员。有的抗联部队一切战斗物资只能依靠战斗缴获,拿生命和鲜血换取,其处境之艰难、生活之艰苦、战斗之残酷难以用语言描述。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在1936年6月25日的日记中写道:“白雪铺满大地,山中雪积及尺,抗日救国战士,犹着单衣水鞋,日夜出没于寇贼倭奴之封锁线,其困苦颇甚。”即使如此,抗联指战员们也丝毫没有退缩,而是以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断战斗。东北抗联长期与党中央失去联系,陷入孤军苦斗的境地。此时的斗争,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战争,而是为驱除侵略者、实现民族解放而进行的信念之战;是尽可能打击敌人、为后来人争取胜利的舍身之战;是明知牺牲仍然前仆后继的悲壮之战;也是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尊严之战。东北抗联英雄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在监狱中坚贞不屈,在刑场上大义凛然。冰雪严寒中吞下棉絮枯草为食、战斗到最后一人的杨靖宇,面对敌人严刑拷打和百般诱惑仍严守党的机密的赵尚志,被敌人酷刑逼供数月之久后英勇就义的赵一曼,这些东北抗联烈士的英魂与山河同在、与日月齐辉。

东北抗联为全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粉碎了日本以东北为基地“以战养战”的阴谋,有力地打击了日伪殖民统治,牵制了日伪大量兵力,迟滞了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进程,支援了全国抗战大局,唤起了亿万军民的爱国热情。

东北抗日联军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篇章,熔铸了可歌可泣的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的爱国情操和伟大的牺牲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东北抗联精神。

2.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

(1)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极端艰难困苦时期,东北抗日联军以当代人类难以生存的条件,进行着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反侵略战争。“ 白雪铺满大地,山中雪积及尺 …… 抗日救国战士,犹着单衣水鞋,日夜出没于寇贼倭奴之封锁线,其困苦颇甚。”这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日记中的一段文字。

东北地区冬季长达半年之久,严寒的日子里气温常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抗联将士只能在深山密林靠篝火取暖。“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就是当年艰苦斗争生活的真实写照。已故抗联老战士单立志曾经回忆说:“ 在 1939 年那一年,我一个冬天都没有棉衣穿 …… 在长期的严寒摧残下,许多年纪稍大的战友都被冻死饿死了。”

日伪军为消灭东北抗日联军,实施了极其毒辣的 “ 归屯并户”等手段,妄图割断东北抗日联军与广大群众的联系,断绝其衣、食等物资来源。由于敌人严密封锁,供给断绝,在艰苦的岁月,将士们几日、十几日缺粮断炊是常事,只能靠树皮、草根果腹。抗联战士乔邦义是在抗联进入最艰苦时期入队的,他们兄弟五人牺牲了三个,他说:抗联的生活是艰苦的。我参军几年没住过房子,吃饭很困难,记得有一次在大杨树那个地方,我们曾7天没吃到一粒粮食,100多名战士最后只剩下17个人,其他都牺牲了。吃的不足,还要经常作战,最多的一次是一天打了24仗。即使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东北抗联的战斗也没有停止。有统计显示,从 1932 年至 1940 年,包括东北抗日联军、抗日义勇军在内的东北抗日武装共出击 154761 次,平均每天出击 52 次。鼎盛时期,东北抗日联军共组建成 11 个军、3 万余人,活动范围遍及东南满、吉东、北满 70 余县的广大地区。

“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曾发出这样的誓言,“一个忠实的共产党员,为民族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最后胜利的决心是坚定的。”正是凭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东北抗联成为一支打不垮、困不死的钢铁队伍,始终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树立起驱逐日本侵略者、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信念,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决战,为全国抗战的最后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孤悬敌后,面对日军的残酷 " 围剿 "、诱降和经济封锁,东北抗日联军遭受严重损失。到 1940 年 2 月,东北抗日联军锐减为 1800 余人,但旗帜始终不倒,继续在长白山区、小兴安岭、松花江下游和黑嫩平原浴血奋战。

1945 年 4 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回溯抗日战争历史时指出:“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是东三省的人民,东三省的一部分爱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协助之下,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组织了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从事英勇的游击战争。这个英勇的游击战争,曾经发展到很大的规模,中间经过许多困难挫折,始终没有被敌人消灭。”

(2)高尚的爱国情操。在日本侵略者侵占东北,国家、民族遭受危难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以民族利益为根本利益,为挽救民族危亡,率先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线,义无反顾地誓死保卫祖国。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发出抗日号召,并庄严表明共产党人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责任担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驻东北代表罗登贤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后,成为东北抗日斗争最早的发动者与领导者,被称为“抗战书记”。在一次会议上,他坚定地对同志们说:“蒋介石国民党以不抵抗政策出卖了东北,使东北同胞丧失了祖国,成为了日寇的奴隶。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与东北人民同患难共生死,敌人在哪儿蹂躏我们的同胞,我们共产党人就在哪儿和人民一起与敌人抗争!”并庄严声明:“不驱逐日寇,党内任何人不能提出离开东北的要求,谁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那就是恐惧动摇分子,就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表明了共产党人敢于担当、勇赴国难的鲜明立场,坚定了每个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解放抗战到底的决心。在党的号召下,许许多多共产党人奔赴抗日前线。

东北人民具有光荣的反帝斗争传统,日本军国主义者粗暴的侵略行径,激起了东北军民的愤怒和抗争,于是东北各阶层人民纷纷组织“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各种形式的抗日队伍,奔向抗日战场。中共党组织为了东北人民的解放事业,派得力党员、团员和干部到义勇军中去,在爱国主义旗帜下,携起手来,奔赴抗日战场。在游击根据地几乎全部丧失,抗联斗争进入异常艰难的苦斗时期,广大抗联将士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共筑同仇敌忾的血肉长城、铸就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创造保家卫国的丰功伟绩。东北抗日联军建立后,认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采取联合作战、成立联合指挥部、配合作战、加入抗联序列等多种形式,联合各抗日武装共同抗战,在爱国主义旗帜下汇集起无坚不摧的抗日大军,共同向日本侵略者展开顽强的武装斗争,直到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3)伟大的牺牲精神。东北抗联这个英雄群体,人数最多时有3万多人,到 1940 年 2 月,东北抗日联军锐减为1800 余人,但旗帜始终不倒,继续在长白山区、小兴安岭、松花江下游和黑嫩平原浴血奋战。

1938年入冬之际,杨靖宇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为匡扶祖国河山而杀身成仁”十二个大字,显然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1939 年,日军开展所谓的三省联合 " 大讨伐 ",将进攻的重点目标放在第一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在形势日趋危急之际,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的杨靖宇多次分兵,以便部队能够脱离险境。1940 年 2 月,杨靖宇历经多次激烈战斗,在重重包围下战至孤身一人,于吉林省濛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壮烈殉国。有这样一组数据:在 14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东北抗日联军有数万名将士血染疆场,百余名师以上干部、30 余名军以上干部壮烈牺牲。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鸡冠山,林涧幽深,草木遮蔽。1936 年,赵尚志率领主力部队西征,在此建立后方营地,开辟了松花江北岸巴(彦)木(兰)通(河)新的游击区。1942 年,农历腊月二十七,在三江省鹤立、汤原两县(今黑龙江省汤原县)北部山区活动的赵尚志被敌人发现,受伤被俘后英勇就义,时年 34 岁。

“不要难过,革命是艰苦的,要打倒敌人,就要流血牺牲,不要怕。我们的鲜血是绝不会白流的,我们的革命红旗,会插遍全中国!”在生命垂危之际,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联第一路军领导人魏拯民,把自己的匣枪和一包文件交给警卫员,嘱托一定要转交给党组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她先后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中共滨江省珠河县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工人进行罢工运动,组织青年农民反日游击队与敌人进行斗争。1935年秋,赵一曼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1师2团政治委员。11月间,第2团被日伪军围困于一座山间。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养伤期间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被俘期间,日军对赵一曼施以酷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侵略罪行。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的火车。她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她在车中给7岁的儿子写下遗书:“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经染红了旗帜……”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年仅31岁。2015 年 9 月,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这份感人至深的遗书。总书记指出:" 这些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应该编辑成册,发给广大党员、干部,大家都经常读一读、想一想。"

1938年春由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和第五军部分女战士组成的妇女团随第五军第一师从牡丹江下游远征五常。经过艰苦征战,30多人的妇女团只剩下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第四军被服厂厂长安顺福、战士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等8人。10 月下旬,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一师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在乌斯浑河畔被 1000 多名日伪军包围。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八名女战士毅然决定放弃渡河,主动出击,吸引敌人火力,弹尽援绝之际宁死不屈,高唱着《国际歌》挽臂涉入冰冷的乌斯浑河,壮烈牺牲。她们中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才13岁。

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大量消耗和牵制了敌人,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坚持和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8年 1月,中共中央东北局所作《关于前东北地下党组织之党员与抗联干部的决定》指出:“杨靖宇同志等和一切为反对敌伪而英勇牺牲的东北人民无名英雄们是永垂不朽的,应该永远纪念他们。”

3.东北抗联精神永放光芒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部壮丽史诗中最惨烈、最令人动容的篇章之一,东北抗日联军与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熔铸成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全党同志都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永远信党爱党为党,在各自岗位上顽强拼搏,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要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保持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志品质,坚决战胜任何有可能阻碍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挑战,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表明,只有具有伟大精神的政党才能领导人民赢得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自觉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不畏艰难险阻、直面风险挑战,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铸就新的时代辉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资料来源: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史志研究室著《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学习读本》,《人民日报》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系列报道)


图片

王安喜,1966 年5月入党,1968年3月入伍,1989年8月从部队转业,曾在青岛市纪委工作,1998年4月任海尔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于2006年8月退休。退休后被被吸收为青岛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青岛道德大讲堂讲师,被聘为青岛农业大学企业文化宣讲导师、北大民营经济学院等学校客座教授、山东省企业文化学会副会长,被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命名为〃安喜话海尔〃品牌。主要讲课题目:1、海尔文化是海尔持续发展的灵魂;2、海尔互联网模式的实践探索;3、海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体会;4、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价值提升等。曾编著《基层党支部工作手册》、《简明党员手册》、《基层党组织工作手册》等书。曾获青岛市劳动模范,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模范军转干部、立一等功1次。



电话:0531- 58889899      

传真:0531-87981162

邮箱:sdsqywhxh@163.com          

邮编:250011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路24478号东楼五楼


订阅号

视频号

服务号

网站手机版

技术支持: 酷站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