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 特色标杆
|
副会长单位-海尔诠释从“制造”到“创造”浏览次数:0次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02-23 11:35:05
用户交互创造“雷神”神话 员工创业倒逼企业转型——海尔诠释从“制造”到“创造”
2月17日,由海尔集团举办的海尔“雷神”游戏本创业案例分享交流会在青岛红与黑咖啡馆举行。会上,海尔集团笔记本创新利共体成员、“雷神”游戏本团队成员李宁和李艳兵与来自企业、互联网等行业共16位专业人员共同讨论了“雷神”的成功案例。 在电商中“嗅”到商机 李宁和李艳兵都是海尔集团的“80后”员工,同时也是游戏爱好者。李宁从他那形如“龟壳”的背包中抱出一台“雷神”向记者介绍:“开始时,我们只是按部就班地开发普通笔记本电脑,并没有想到要推出这款游戏本。”那么“雷神”诞生的原因是什么?记者在与李宁的对话中得知,李宁原本负责海尔集团笔记本电脑电商销售领域的工作,在去年7月他偶然获得了一组京东商城的数据分析,分析中显示,京东商城里PC机、笔记本电脑的销量都在下滑,唯独专为游戏发烧友打造的游戏本销量逐月提升。同时,整个游戏本领域尚未出现一个拥有垄断地位的品牌,这让李宁为代表的几位年轻人萌生了开发一台游戏本的念头,“雷神”游戏本的概念从此诞生。 为了能开发出一款真正符合广大玩家口味的游戏本,李宁和李艳兵等人在各电商网站上搜集了关于已发售的各类型游戏本共30000条差评。他们将这些差评整理到一起,最终归结出散热慢、易死机、常蓝屏等13条游戏本当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李宁与同事们竭尽全力克服掉游戏本的顽疾,终于在2013年12月24日,第一批“雷神”在京东上架。李宁拍着怀中的电脑笑道:“‘雷神’是为解决玩家抱怨而生的游戏本品牌。” 从抵触意见到改变自己 “雷神”的一战成名,李艳兵表示,“雷神”的成功是与用户不断交流的结果。“第一次试水的成功也许有偶然性,但是为了让偶然性变成必然性,我们不断与用户交流并获取反馈的信息。”他们专门为“雷神”用户建立了QQ群,在群里与用户进行24小时的即时互动。周到的服务和良好的态度让“雷神”汇聚了大量粉丝,也让这款新型游戏本一夜间传遍了互联网各个角落。“开始时,对于用户的不满意我们也是很抵触,但是随后我们就发现用户的意见代表了绝大多数玩家的心声。所以我们逐步从抵触意见变成改变自己。”李艳兵说。在“雷神”团队的眼中,与用户的交流必须是交心的互动。用李艳兵的话说,用户具有“星火燎原”的作用,互联网是一个瞬时传播平台,用户对于产品的褒贬会在第一时间传到各处。“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约2000名核心粉丝,从谈论产品到谈论生活。QQ群里大家晒体验,晒速度,就像一家人一样从早到晚闹个不停。”李艳兵本来不苟言笑的脸上露出了憨憨的微笑,他同时表示,第三批由“雷神”用户自己交互出来的新产品即将问世。 创业团体“倒逼”企业行为 海尔“雷神”游戏本的成功,让许多网友惊呼为“下一个小米”。记者了解到,“雷神”除了像“小米”手机那样建立用户交互平台之外,还将电脑生产商、网店采集商都置于QQ群中,这使得“雷神”本的开发者、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得以汇聚在同一个平台,让用户可以与各环节负责人直接建立联系。 随着“雷粉”的不断增加,如何让团队服务于更多的用户成了李宁等人“甜蜜的烦恼”。海尔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雷神”的成功是海尔近年来鼓励员工创业、推行小微公司政策的体现,而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对整个集团带来“倒逼”的作用。“‘雷神’品牌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了用户交互平台,可以说是与粉丝一同完成的笔记本,这也加速了海尔对经营体的价值判断标准的转型。从关注经济效益到注重服务能力,这是良性的‘倒逼’行为。”该负责人透露,海尔集团未来将积极推行“雷神”品牌互联网化,让“雷神”团队变成一个软硬件兼备的互联网公司,打造起属于自己的用户交互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