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手机
通讯

厨卫
大电

个护
健康

视听
影音



手机
通讯

厨卫
大电

生活
电器

个护
健康

视听
影音



文化引领 特色标杆

首页 >> 会员中心 >>会员动态 >> 新泰市市政工程处
详细内容

新泰市市政工程处

浏览次数:0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11-28 10:57:3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铸造市政精品工程
陈艾东  范培华
 

新泰市市政工程处成立于1984年6月, 隶属于新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管理。主要承担新泰、新汶两城区的道路、桥涵、路灯照明、排水、防洪堤坝等工程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任务。现有在职干部职工3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0人,建造师35人。拥有两个市政工程总承包资质的施工公司,各类大型施工机械设备200余台件。下设6个项目经理部, 8个辅助生产单位, 10个职能科室和新泰市液化气站、市政加油站、信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3个经营性单位。

该处成立近三十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履和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处领导逐渐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常抓不懈,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2011年10月王成付同志开始主持新泰市市政工程处的工作以来,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他坚持“用文化统领企业的发展和未来”、“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对原有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营造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正是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了企业的改革发展,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新泰市市政工程处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2011年新泰市市政工程处被山东省住建厅授予全省城建行业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2012年被省公安厅、安监局联合授予“省级优秀交通安全单位”,被新泰市总工会授予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泰安市建设系统先进单位。王成付同志2010年曾到贵州省金沙县挂职建设局局长助理。是新泰市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泰安市城市管理行业先进个人、新泰市优秀党员、新泰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泰安市第四届青年联合会会员,“振兴新泰”劳动奖章获得者。

一、以党组织为龙头,群团组织为生力军,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许多企业遇到的一个共同难题就是——如何把企业文化建设做实,如何把企业的价值观转变为职工的具体行动。王成付同志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身体力行,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根据他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把党组织做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工青团妇做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将企业文化建设做到看得见、摸得着。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组织领导小组,承担起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研究、协调工作,同时成立了以工青妇骨干力量为主体的办事机构,形成了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体制。

党总支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思考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并定期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和民主生活会,交流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社会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水平。制定了新泰市市政工程处企业文化建设的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实施方案,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了年度方针目标管理考核中。

工青妇积极联手,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图书室、阅览室、文化长廊、市政网站的建设。培养广大职工的企业文化理念。每年工程完工后举办拔河、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各类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利用妇女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等节日,组织参观学习、劳动技术比武、召开茶话会等形式加强员工交流,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之中,真正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现在该处已形成了工作机制明确、权责分明、分工负责、上下贯通、管理协调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有力的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的顺畅进行。

二、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建设学习型、文化型的企业。 

 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随着近年来市政工程量的进一步加大,运行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深入开展“打造学习型企业,争做学习型职工”,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将职工素质工程融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之中 。

1、从“学习工作化”入手,开展好干部职工每天读一小时书,每个月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后感文章,每半年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每年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五个一”读书活动,养成干部职工爱读书、善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断提高理论和文化修养。在每年订阅的报刊杂志基础上,图书室又先后购置各类书籍近百余种,从思想教育方面的《文化的力量》、《责任决定一切》、《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到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道桥养护技术》、《土建与施工》等。极大的满足了广大职工的求知欲。

2、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做到学习形式多样化。只有求新求变,事物才会有生命力,有思路就有出路,学习才能进步。

一是走出去,到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或大型市政公司考察学习,拓展学习领域,借鉴外地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教育、引导干部职工以开放的心态、发展的目光对待工作,做到理论学习有提升,实践指导有思路。

二是请进来,工程处邀请市委党校、教科所的教授为我们做“爱岗敬业”的专题报告会,全体员工经受了敬业、奉献、勤奋的深刻洗礼。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工程处还邀请了山东省交通科研所的研究员、山东交通学院的高级工程师为工程处做了关于沥青道路维修维护方面的专题讲座。工程处与这两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该处培养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3、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也是工程处在“学习工作化”实践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平时工作中,把职工教育的重心放到现场培训上,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生产一线在岗人员的现场培训,有效的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水平。为把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工程处开展了质量管理年活动,2011年为质量突破年、2012年为质量创新年。每年工程收工和第二年开工之前,工程处都要举办各式各样的职业技术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测量放线、道路病害预防与处置等。都是广大职工的“必修课 ”。

通过融入学习型、文化型的企业文化建设,使得广大职工树立起了学习型价值观,形成了人人平等参与、互动沟通、交流共享的学习环境,营造了有助于组织和员工终身学习和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为培育学习型、文化型企业创建以创新为本质特征的两型企业,提供有力的动力保证。

三、广泛开展职工文化活动,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

职工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阵地,是企业文化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物质手段。工程处多年来坚持把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

近三年来,先后投资80多万元,建立了2个文化广场、1个文化长廊、5个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为工程处广泛持久的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我们每年工地停工后,工程处都会根据实际情况,举办包括拔河、扑克牌、羽毛球、象棋等形式多样的文体竞赛活动。每年五、一前后,都会举办一次包括水准点测试、挖掘机、装载机操作技能,大车移库等多个项目的劳动技能大赛。

工程处积极参加市委、住建系统举办的历届庆七、一汇演。派员参加了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举办的演讲比赛。新泰市住建系统举办的干部管理论坛、读书节活动,王成付同志均作了典型发言。

工程处勇于并乐于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积极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慈善一日捐”、“送温暖、献爱心”、汶川、玉树地震捐款等捐助活动,特别是汶川地震后,许多同志积极向上级要求参加援建。这充分展现了市政工人“大爱无边,无私奉献”的宽阔胸襟和高尚情操。

职工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程度的精神文化享受和心理满足,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文化深入到职工的思想、意识中去,也把职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经营目标和文化态势上来。

四、以本质工作为出发点,急群众所急,体现企业文化生命力。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每年承担的工程量都在2亿元以上。特别是2012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以来,为了尽快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工程建设任务,工程处全体职工本着背水一战的决心与勇气,怀着“宁可我受千般苦,赢得百姓夸政府”的精神,认真践行“三提三创”。在时间紧,任务重,工程建设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工程处首先从领导班子做起,统一思想认识,科学安排,合理决策,争时间,抢速度,组织全处职工全部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去。每年的工程建设任务开始后,负责工程建设任务的同志们不计辛劳,无怨无悔,带领施工队伍顶烈日,战严寒,风雨无阻,夜以继日的奋战在施工第一线。他们大部分人眼睛熬红了,嗓子喊哑了,身体累垮了,但都毫无怨言。正是由于他们具备了“不怕苦的无畏精神、能吃苦的实干精神、敢吃苦的奉献精神”,才既保证了工程进度,又保证了工程质量。为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使企业文化在工程处的建设实践中落地生根,收获了丰富的成果。

2011以来,工程处新建道路8条,改造道路15条,养护维修道路30多条,对城区20多条道路的路灯,进行了LED新光源更换。彻底改善了市区的环境质量,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工程处在王成付主任的领导下,通过大胆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把企业文化建设融于市政建设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加强精神文化的提炼、制度文化的创新、行为文化的倡导,逐步树立起了一个“以人为本、学习强企,促进市政建设事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新的文化兴企的发展理念,为该处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文化基础。



电话:0531- 58889899  58786882    

传真:0531-87981162

邮箱:sdsqywhxh@163.com          

邮编:250011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路24478号东楼五楼


订阅号

视频号

服务号

网站手机版

技术支持: 酷站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